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53章(1 / 3)

&esp;&esp;秦政颔首:

&esp;&esp;“或许,他们也有奇遇呢?”

&esp;&esp;他们父子能有修改器,秦政前世能以魂体状态见证扶苏是怎么当秦二世的,其他先王为何不会有同样的经历?

&esp;&esp;说不准就是哪位先王在大秦以魂体晃悠了多年,见证了郑国渠的落成。

&esp;&esp;这件事不着急,迟早会知道的。

&esp;&esp;第224章 始皇陛下心中的完美继承人是——

&esp;&esp;外界的流言四起,大夏人对于自己国家在本次比试中5:2败给蛮国非常不满。蛮国使者出入都能遇到对他们怒目相向的夏人,不过他们并不在意。

&esp;&esp;输的是大夏又不是他们,他们何必毁了自己的好心情?

&esp;&esp;蛮国使者完成了本次出使的任务,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夏都。

&esp;&esp;半个月后,秦政收到了最新消息。

&esp;&esp;——蛮国使团遭遇了刺杀。

&esp;&esp;扶苏听完挑眉:

&esp;&esp;“结果呢?”

&esp;&esp;碧星答道:

&esp;&esp;“无人伤亡。”

&esp;&esp;伤和亡是两回事,无人伤亡代表着不仅没人死亡,也没人受伤。

&esp;&esp;会在这种时候刺杀蛮国使团的,不是恼羞成怒的夏人,就是企图嫁祸的别国。

&esp;&esp;但无论哪一种,都不可能放任蛮国使团全须全尾回去。最起码也要重伤几人才能解恨,或者完成嫁祸。

&esp;&esp;雷声大雨点小,那就成了个笑话。

&esp;&esp;秦政若有所思:

&esp;&esp;“笑话吗?”

&esp;&esp;扶苏听父亲自言自语,一下子反应了过来。

&esp;&esp;如果说这场刺杀确实是为了叫夏国刺客成为笑话的话,保不齐就是蛮国自导自演的。只有自导自演,才能百分百保证无人受伤。

&esp;&esp;扶苏压低声音:

&esp;&esp;“是蛮国?”

&esp;&esp;秦政微微摇头:

&esp;&esp;“应该不止。”

&esp;&esp;扶苏就了然了。

&esp;&esp;蛮国和秦国形成了合作,如果要搞假刺杀,大概率会一起商量。单独一方弄这样的事情出来,难保不会引起盟友不必要的提防。

&esp;&esp;说句难听的,如果是蛮国自己搞的,他们舍不得自家使者受伤,难道还会吝惜队伍里的秦人吗?

&esp;&esp;叫秦人受点不痛不痒的小伤,同样可以嘲讽夏国刺客不行。顺便还能挑拨夏国和秦国的关系,让秦王记恨夏帝。

&esp;&esp;反之,秦国动手肯定也不介意给蛮国添一把火。大家只是寻常盟友,又不是同生共死的八拜之交。

&esp;&esp;只有两方一起商量出的计划,才能做到所有人都平平安安。互相监督彼此,不叫任何一家吃亏。

&esp;&esp;碧星听懂了:

&esp;&esp;“那要是渊国出手嫁祸夏国肯定也是这个道理,使团很难平安渡过,除非提前得到消息有所防备。”

&esp;&esp;秦政颔首:

&esp;&esp;“你再去打听一下其中细节。”

&esp;&esp;扶苏若有所思:

&esp;&esp;“也不能排除确实是秦王早有预料,担心使团归国时会遇险。所以还是得查一查才好下定论,父亲是这个意思?”

&esp;&esp;秦政没有否认:

&esp;&esp;“夏人狂悖,许多时候并不完全听从夏帝的命令。如今刺客的消息传来,各处的风向都是认为夏人确实能做出这样的事情,可见各国都对夏国贵族的行事风格有所了解。”

&esp;&esp;那么秦王怎么可能不防备夏国当真行刺呢?保不齐就是确有其事。

&esp;&esp;碧星听懵了。

&esp;&esp;到底是哪种情况?

&esp;&esp;她怎么感觉两种都很有道理?

&esp;&esp;公子说哪个都说得信誓旦旦的,弄得她实在是难以分辨。

&esp;&esp;隔了两天,嬴家递来消息。

&esp;&esp;说是使团在归途中暗中有人保护,提前发现了刺客的踪迹,并将之捉拿。

&es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