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心知肚明。
&esp;&esp;江广义慌了。
&esp;&esp;他根本插不上嘴。
&esp;&esp;不等他制止村里人,江守家又放出了王炸。
&esp;&esp;“我江守家自知没什么本事,可我一心为村里,如果我是江家村的族长和村长,我定会带领你们吃饱穿暖,帮你们谋新的活路!天旱怕什么!只要有我在,保证饿不死你们,当然,恶意闹事的除外。
&esp;&esp;我们是一个村子的,就如同一个叶子上的蚂蚱,心要拴在一起,方能有好日子过,我倒是想把你们的竹筒都收了啊,可奈何,我不能抢了这江广义的风头,他才是一村之长,动辄就能夺走我们田地宅子,要把我们赶走的人。”
&esp;&esp;江守家叹了口气,又道:“罢了,走就走吧,竹子天下间哪里没有呢,只要我们铺子生意好,还愁买不到竹筒?是吧?大不了离了江家村,我们去镇上过活。”
&esp;&esp;江守家并未点明自己的想法。
&esp;&esp;但是。
&esp;&esp;话都吐露一大半了。
&esp;&esp;再傻也该明白了。
&esp;&esp;想着自家连地里的活计都顾不上,做了这么多天的竹筒。
&esp;&esp;却一个也卖不出去。
&esp;&esp;这些人,连忙喊叫起来。
&esp;&esp;“换族长,换村长,让江守家做我们的族长,村长——”
&esp;&esp;原本还不整齐的话语。
&esp;&esp;随着说的人越来越多,也越发整齐划一。
&esp;&esp;上百号人的声音,传到村子各个地方。
&esp;&esp;族里上了年纪,有威望的长辈也来了。
&esp;&esp;一个时辰后。
&esp;&esp;江家村的族长已经变成了江守家。
&esp;&esp;村长要麻烦些,得去镇上找管事登记更换下才行。
&esp;&esp;说了谎话,本想教训一下江家的江林谷,怎么也没想到。
&esp;&esp;他竟然坑了自己的爹。
&esp;&esp;江广义跟陈秋菊接受不了这个现实,昏死过去。
&esp;&esp;被心善的村里人送回了家。
&esp;&esp;但也仅限于此。
&esp;&esp;请郎中的事,他们就管不着了。
&esp;&esp;天早已大黑。
&esp;&esp;可江家门口,却排起了长队。
&esp;&esp;江守家答应过。
&esp;&esp;会收走他们的竹筒。
&esp;&esp;另外,自八月初起。
&esp;&esp;每家每户三天都能送一次竹筒来。
&esp;&esp;一次送四十五个竹筒,全部按照十五个一文的价格收。
&esp;&esp;毕竟十个一文的价是江林谷给的。
&esp;&esp;对于江家来说,可不算数。
&esp;&esp;一月能送至少十次。
&esp;&esp;也就是三十文到手,能让家里日子好过许多。
&esp;&esp;比起一文钱都赚不到,这些人知足了。
&esp;&esp;自从搬了铺子,生意越发的好。
&esp;&esp;每天客人至少要外带走四五百杯绿豆汤。
&esp;&esp;基本上全镇子,但凡兜里有点钱的客人,都在光顾江家小食铺。
&esp;&esp;这些竹筒肯定能消耗掉。
&esp;&esp;连山镇,虽然比起长安镇要穷些,可是大啊。
&esp;&esp;人多了。
&esp;&esp;那自然兜里有钱的,也就多了。
&esp;&esp;镇上几百间铺子。
&esp;&esp;热闹的很。
&esp;&esp;穷的,也就是城外种田的庄稼户罢了。
&esp;&esp;江守家丝毫不慌。
&esp;&esp;况且,青梅还在腌制。
&esp;&esp;万一好喝,以后说不定竹筒还不够用呢,就算今天不收村里人的竹筒,他们也要去别村收了。
&esp;&esp;家里的竹筒告急。
&esp;&esp;真是还没发愁,就有人上赶子送来了。
&esp;&esp;“别抢别抢,都能收,都别插队。”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