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就在外界的难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,黄山上的这群人却每天都忙着开荒种地。
&esp;&esp;是的,因为黄家村的原因,这座无名的大山直接被灾民们称之为黄山。
&esp;&esp;黄山的下部分比较平缓,可越往上越是难走,直到靠近山顶的部分又有一处缓坡。
&esp;&esp;黄家村所在的地方就是山上的这处环坡,靠着竹林和后山的那一大片土地,黄家村彻底在这里扎下了根。
&esp;&esp;如今有许多灾民们都知道黄山上有个黄家村,黄山上还有一种可以在旱季种植的粮食种子叫做红薯。
&esp;&esp;也有人称呼红薯为地瓜,据说这地瓜种子就是在山上发现的,经过黄家村人的培植,这才成功培育出了红薯种子。
&esp;&esp;而这些红薯种子跟他们之前家里种的不一样,即便是在这干旱的土地上,也能种出粮食。
&esp;&esp;渐渐的,黄山上的住户越来越多。
&esp;&esp;而黄家村始终是黄山上最大的村子。
&esp;&esp;因为红薯种子的原因,所以落户黄山的其他村民都很尊敬感激黄家村人。
&esp;&esp;这一年,从远处传来了蝗虫过境的消息,又是哪里地龙翻身了,又是哪里被洪水淹了!
&esp;&esp;而温婉所在的这片地方一直被干旱笼罩,始终没有好好的下过一场正经雨。
&esp;&esp;随着红薯种子传播出去,就连青山县的县令都带着人上来求粮种。
&esp;&esp;还亲自给黄山上的村民们办理了落户手续,将他们开垦出来的田地全部写在了他们的名下。
&esp;&esp;做完这些,青山县令才带着红薯种子,高高兴兴的离开了黄山。
&esp;&esp;他找人在自己名下的田地里试验了一番,最终的收获是喜人的。
&esp;&esp;虽然产量依然比较低,不过只要能种出粮食,就能安抚老百姓们的心。
&esp;&esp;除去红薯以外,黄家村又陆陆续续的流露出了耐旱的芝麻种子,耐旱低产的土豆种子。
&esp;&esp;之所以产量不高,是因为现在的旱情实在太过严重,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水源来灌溉这些农作物。
&esp;&esp;有的地方甚至没有水来灌溉,所以才会导致产量如此之低,可产量再低,它也是在这大旱的季节里种出了粮食。
&esp;&esp;这要是放在雨水充沛的年头,绝对是高产的作物。
&esp;&esp;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当官的,都明白这个道理。
&esp;&esp;所以黄家村不仅在黄山,甚至在整个青山县都出了名。
&esp;&esp;有许多大户人家,高薪聘请黄家村的人前往指导种植耐旱农作物。
&esp;&esp;这也让黄家村的村民们日子更加有盼头。
&esp;&esp;直到第3年年底,整个离州府境内下起了瓢泼大雨。
&esp;&esp;历时三年的大旱,就此成为过去式。
&esp;&esp;自从的这场大雨过后,时不时的就会下场小雨。
&esp;&esp;百姓们的脸上也终于展露出了笑容,就凭这几场大雨,他们来年就可以种出更多粮食。
&esp;&esp;而在下雨的时候,家家户户也已经将自己能储水的工具全部蓄满了水。
&esp;&esp;即便来年干旱,他们也有水可以用来浇地。
&esp;&esp;哪怕只是在种植的时间浅浅的浇上一层,也比一点都不浇来的好。
&esp;&esp;虽然他们储存起来的这些水注定用不到,不过家里有水心里不慌,老百姓们的脸上又有了笑容。
&esp;&esp;青山县城里的铺子,也一家一家的重新开了起来。
&esp;&esp;第120章 逃荒太累,她选择原地建村(番外)
&esp;&esp;至于之前温婉打劫过的那户人家,似乎没有再出现过。
&esp;&esp;后来温婉还专门去打听了一下,听说是这户人家因为家里失了窃,没有足够的粮食,所以举家搬去了丈母娘家。
&esp;&esp;而丈母娘家并不在离州府,他们应该不会回来了。
&esp;&esp;对于这个消息,温婉只是微微一笑。
&esp;&esp;好好的当你的富家翁不好吗?
&esp;&esp;偏偏来招惹她,这不就遭报应了吗?
&esp;&esp;“叮!”
耽美小说